爱护骨关节的 8大简单方法 16 6 月, 2020 作为人体构造主要支撑的骨关节,若没有了它们,我们将坍缩成一滩,体内器官不能固定在特定的位置。然而,骨关节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,这是无可避免的自然现象。但若我们尽早开始照顾好我们的骨关节,那么在我们踏入老年时它们仍可健康地运作。以下8个简单方法让你好好爱护你的骨关节。
健康生活的好习惯有哪些? 30 8 月, 2020 保持健康不是一种潮流趋势,而是生活重要的一环。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能让你更有活力,而且也减低你患上各种疾病和肥胖的风险。均衡的饮食、适当的运动、充足的睡眠和妥善管理压力,这些都是你能长寿和维持健康生活的关键。
如何正确消毒手机和电脑不伤机? 27 4 月, 2020 电子产品,如: 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等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,与我们形影不离。有的人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滑手机,机不离手,甚至逛超市购物时也会打开手机查看购物清单。
正确使用免洗洗手液 27 4 月, 2020 免洗洗手液是许多人防疫之宝,包包里必定会有一支。其实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触碰的地方,如:门把手、购物车、电话、水龙头和遥控器等,都藏有数十亿潜在有害的细菌和病毒。适逢感冒、流感季节和病毒爆发期间,这些有害微生物的攻击性显得变得强大,要抵御这些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就得勤洗手。
男人必须懂的天然健康养生法 28 8 月, 2020 作为一家之主,男人是家里的经济支柱,也因为此,他们须勇敢和坚韧,不能轻易倒下。然而,随着生活成本的飞涨,多数的男人工作时间变得更长,所承受的精神和情绪压力也变得更甚。
11招轻松激活你免疫力! 家 > 对抗病毒 > 11招轻松激活你免疫力! 11招轻松激活你免疫力!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的抵抗力就是比较强,不容易生病呢?当中的奥秘与人体的基因息息相关。有些人天生遗传了强大的免疫系统基因,因此能更好地抵御病毒,免受侵害。话虽如此,即使你的基因不够强大也没关系,因为你依然可以通过以下11招来增强自身免疫减低生病的机率。 1. 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是人体大部分免疫细胞的集中地,同时住着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。当肠道里的有害微生物比有益微生物多时,就可能会造成肠漏症,导致毒素通过肠壁进入血液,造成全身性炎症、疾病、感冒和流感。因此,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,多补充有益微生物对维持肠道健康十分重要。 2. 饮食均衡和服用补充剂 生活的忙碌导致学生、青少年和年轻的打工族多选择外食、吃快餐和零食对。养成富含营养、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的饮食习惯是良好健康的首要秘诀。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增强免疫的关键,能协助修复细胞、预防自由基和氧化损伤以及帮助身体消除疲劳和压力。建议你的日常饮食是由80%碱性食物(如:蔬菜、水果和牛奶)和20%酸性食物所构成。 3. 减少糖的摄取量 你知道吗?微生物,包括可致病的细菌嗜甜。研究指出,食用或饮用任何种类的糖会削弱身体75%或以上的防御能力长达4到6个小时。因此,少吃糖对身体的免疫力百利而无一害。 4. 多吃大蒜和菇菌类 研究证实大蒜中所含有的化合物能增强体内特定白细胞的防御功能,提高身体抵抗普通感冒或流感病毒的能力。另外,研究也发现每天食用煮熟的香菇,长期下来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不仅如此,菇菌类也被证明具有抗炎特性,能减少体内炎症的发生。 5. 多喝大骨熬制的高汤 营养丰富的大骨高汤非常容易被人体消化,能有效地提升免疫系统功能和改善肠漏症。慢火煮沸炖熬牛、鸡、羊或鱼的骨头和韧带,可将其疗愈的化合物:如:胶原蛋白、甘氨酸、脯氨酸和谷氨酰胺等释放到汤中,多喝对身体有益。 6. 运动 运动和其他如:瑜伽、跳舞之类的体能活动不单可以助你保持健康、苗条和灵活,同时运动也会刺激身体释放为大脑带来正面影响的内啡肽,能协助改善免疫功能。 7. 健康的体重 超重会让你更容易生病,这是因为你的免疫细胞无法及时反应病毒和细菌的袭击。体重不足也一样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,因为身体可能缺乏细胞修复和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素。 8. 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充足会提高患上感冒或其他感染病的风险。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提高体内的应激激素和炎症,长期下来会扰乱免疫功能,让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。 9. 戒烟戒酒 烟草、酒精和毒品是损害免疫系统的有害物质,导致体内的免疫功能无法正常运作。这些成分也影响肝脏储存重要维生素的功能,导致营养不良。 10.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专家指出,拥有亲密的友谊和强大支柱的人因拥有可以分享烦恼、让他们感到被爱和关心的人,所以活得更开心、更健康。 11. 懂得管理压力 研究显示,长时间承受压力的人体内的皮质醇应激激素超载,导致免疫系统受抑制,而更容易生病。不想轻易地被办公室里的感冒细菌打倒,就试一试通过冥想、运动或其他放松技巧来减轻和管理压力吧!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以上习惯来减轻身心压力,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以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外,你也可以使用我们爱康的防疫三宝来提升你的免疫作战力! Share this article